高级办公室与职员幸福感没有明显有关,大公司与职员幸福感没有明显有关,高薪资与职员幸福感没有明显有关,那样,中国职员幸福度取决于什么原因?《商业评论》职员幸福度调查结果揭示,七大维度对职员的幸福感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工作的意义感、职业安全、成长、全方位薪资、公司声誉、人际关系和对工作的掌控感。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正迅速增强,但为什么职员的幸福度没同步提高?当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要紧关口,人口红利渐渐消逝,八零后、九零后职员成为劳动市场主力时,职员管理模式应怎么样转型?大家已走得太远,以致大家忘了为何而出发。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幸福,企业的使命是达成幸福!目前,是该回归企业经营本源的时刻了。
自2012年1月开始,《商业评论》启动向幸福转型工程,包含开发幸福企业案例、带领公司管理者去幸福企业游学、召开向幸福转型平台等,并在2012年7月启动中国职员幸福度调查,试图形解析开影响职员幸福度的密码,打造职员幸福度剖析框架,为中国企业向幸福转型提供剖析工具,指明改进方向。
需要特不要说明的是,这个调查不同于市面上的商业评选活动,是一次规范的科学研究,旨在打造中国职员幸福度的模型。
《商业评论》职员幸福度调查汇集了国内外顶尖的研究幸福的学者,享誉全球的哈佛幸福课导师、《幸福的办法》作者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心理学专家张怡筠等13位专家担任本次调查学术顾问。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期间,共采集了2,940份原始问卷,其中有效样本为2,875份。
经过《商业评论》和嘉博咨询公司研究中心的联合剖析,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2013年4月9日,《商业评论》在北京发布了中国职员幸福度调查报告,有七大维度对职员的幸福感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工作的意义感、职业安全、成长、全方位薪资、公司声誉、人际关系和对工作的掌控感。
该调查报告还深入剖析了职员不同职级的样本类别中,影响某一维度的原因排序,对企业职员管理工作的改变极具指导意义。
比如,对于工作的意义感这一维度,无论哪一个职级,我能达成我们的职业目的影响系数都是最大的,但影响系数排在第二位的原因,在每个职级显现出差异。
对于中层主管及以下职员,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我能发挥自己优势,做自己善于的事。
对于专业职员,则是我感觉自己在公司非常重要,因此,管理者应常常征求专业职员的建议,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度。
对于高管,排在第二的原因是我常常得到上司或顾客的一定和表彰,可见领导也需要表彰与勉励。
调查报告发布会上,管理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调查报告中的要紧发现及怎么样塑造幸福企业进行了探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黄铁鹰觉得,要塑造幸福企业最难的是,当职员的幸福同其他人的幸福或企业的幸福发生冲突时该如何解决?因此,第一要回到本源上,做企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本刊总策划,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忻榕觉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领导力,领导人在创造职员幸福感过程中的作为;二是企业的价值观,与是不是有效传递了这种价值观。
职员幸福度调查所揭示的七个维度是一个组合拳,大伙要去关注每个维度。
北京大学国际MBA院长杨壮觉得,幸福企业不能离开幸福的环境,一个人要幸福不只需要梦想和能力。
从国家到企业,从大环境到小环境,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公正透明的法律体系和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