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烧烤  餐饮  创业投资  家居  创业项目  互联网创业  智能  创业赚钱项目  企业管理  小程序创业模式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创业知识库 » 正文

程维5年创业推荐:创业遵从这 11 条心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5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991
核心提示:企业家的核心精神是改革。...

企业家的核心精神是革新。

让出行更美好是滴滴的使命初心,至今,成立5年,出行更美好的使命只达成了1%,只有不断革新,维持奋斗精神,才能达成可持续健康进步,让交通出行变得更美好。

我结合创业5年的历程推荐一些经验,期望正在创业、有志创业者,可以获得一些教训,少走一些弯路。

1、我生活非常重要的选择:投身网络年轻的时候选难走的路,将让明天的你和今天的你走更不同的路。

不少刚毕业的学生,大多没足够的视线、足够的信息量与判断力去完成生活要紧的职业选择。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同样感到困惑与迷茫。

那时一方面想投入这个精彩世界有一番作为,其次,却困惑于:到底能干什么?合适干什么?如何选择将来的生活道路?苹果开创者乔布斯曾说,要收获一番伟业的唯一渠道就是热爱我们的事业。

假如你还没有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探寻,不要舍弃,跟随我们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刚毕业的我就是这一信念的践行者。

毕业后第一年,我换了六七份工作,当时不少工作都是亲自尝试后才感觉到不值得为它长久付出精力。

直到2005年的某一天,我加入了阿里巴巴,投身网络行业,这是我做的一次要紧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决定。

2、创业的3个关键字:外面资源、人才、技术2012年,在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移动支付才刚刚兴起大环境下,创业初期的滴滴从0到1,达成了异常艰难的冷启动。

不少事情不亲身历程就不可以真的理解,有时候,只须你努力到没有办法,上天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只须你不舍弃,只须你有智慧,还是会突破的。

滴滴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全球顶级科技公司,我觉得,一家网上创业公司进步壮大:第一,与获得外面支持是分不开的。

滴滴在创业初期虽然面临残酷的角逐,但非常幸运获得了不少的资源与支持。

第二,公司进步不能离开人才培养与团队成长。

滴滴业务背后其实是一群人对它的理解,包含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学习力,持续在重压下维持好心态,与团队是否团结,能否持续的成长。

第三,技术。

本质上还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在推进着所有的变革,滴滴期望自己引领的是技术变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滴滴的两个要紧策略是:第一,独立考虑。

相信梦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第二,极致实行,确保落地。

2016年,滴滴在进步过程总敬重每一分钱。

2017年,滴滴的五个关键字是:修炼内功、智慧交通、专车决胜、国际化、洪流落地。

滴滴计划:2020年,塑造100万辆新能源全职汽车。

3、程维创业十一条1.创业路上都是孤独的创业时,我就告诉自己,专心做公司,3年内不出来推荐所谓的经验。

目前,我对创业人士的处境深有领会,创业的路上都是孤独的。

当初,我决定创业后,没直接离职而是又在阿里待了9个月,想创业干什么。

当时感觉创业的机会不少,但目前想来,当时对创业的想法都是非常浅薄的。

创业前期需要冲动,但不可以一直只靠冲动,最后必须要形成自己对商业的判断。

美团网的CEO王兴鼓励我出来创业。

当时王兴就已经创业了三四次了,他有了经验,对商业有我们的价值判断。

2.在巨头的阴影里与巨头共舞我也一直生活在巨头的阴影里,这是一个年代的背景。

早期,BAT创业的时侯,当时的巨头是华为、万科,而且他们看不明白网络。

但今天,巨头都身处网络行业,他们对创业公司也非常紧张,也有我们的顾虑。

假如他们盯上了你,来找你谈,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他们的看重。

假如他们还没有来找你,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大,没引起他们的看重。

但在细分范围,假如做得最好,肯定可以打败巨头。

3.创业就是不断地闯关我决订做滴滴,其实更多的是靠个人直觉。

我之前常常由于打不到车误机,也有亲戚来北京在用车的时候打不到车。

有创业的想法后,我咨询了周围的人,所有些人都说离谱。

但这是正常的,这就是创业的第一关,只有闯过这一关才可能成功。

由于在2011年,对司机师傅来讲,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做打车软件这种想法根本离谱,但正是在市场基础不成熟的状况下,创业才可能成功。

目前,你再做打车软件,基本上就没机会了。

所以,质疑的声音和反复衡量,不停的问自己,不停的磨砺自己,是创业的第一关。

投资人的建议是可以听一听的,好的投资人看过不少项目,对行业有判断,他们的建议确实可以帮你。

滴滴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在我看来,创业极少有最大的困难。

目前的创业是平衡的创业,不像过去依赖长板去赢。

目前的创业过程其实是不停的补弱点的过程。

刚开始,决订做滴滴,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开发软件和线下找司机。

我从阿里出来,业务能力偏线下。

我认识的有线下背景的创业人士, 95%面临找不到技术合作伙伴的困难。

我一个人也是,有线下实行力,但没技术合作伙伴。

摆在我面前的就两条路,自己组织团队开发或者外包。

自己也不懂,就找了外包,当时还惊讶可以讨价还价。

结果2个月后出货的商品时,完全不可以用。

他们说,50%的几率就能响应了,但这不可以,当时又着急上线,我就跟他们商议,能否改进,响应率提升到75%的时候再上线。

人总要为自己不知道的范围付出代价,创业没侥幸。

等到你真的痛的时候,你就会去补弱点。

4.比做商品更困难的是线下当时,北京有189家出租公司。

大家定的目的是两个月内突破1000个司机。

结果40天过去了,还没一家出租车公司肯跟大家签约。

天天早上,线下的同事都信心满满出发,晚上灰心丧气的回来。

每次回来他们都非常气馁,他们天天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没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

但真的没。

当时想换个城市尝试一下。

结果印象中非常开放的深圳也遇见了一样的问题。

等到你努力到没有办法的时候,你感觉走头无路的时候,上天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第40多天,一个同事开心地给我打电话,说有一家出租车公司想跟大家合作了,是昌平一家非常小的出租车公司,只有70辆出租车。

当时他们也不了解滴滴能干什么,只不过感觉大家挺困难的,在劲头上就答应了。

我目前看到这家企业的车还会特别的亲切,充满了感激。

由于这就是希望。

下面一个星期内,大家顺势又签了4家出租公司。

之后就是组织给司机培训。

当时100个司机中不到20人有智能手机,一般天天只能装7、8个。

我一个人想一想,感觉特别凄凉,大家计划两个月装1000个,目前一天只装7、8个,真不了解公司什么时侯能做起来。

5.努力到无路可走,上天就会给你一扇窗创业的时候,不少事都没想到过,如没考虑过技术合作伙伴,也没考虑过市场、运营、CFO这类都可以做什么。

技术外包离谱,就开始找技术合作伙伴。

为了找到可能搭档的技术合作伙伴,真的是无所不需要其极。

我找了支付宝的同事,问了在老家经营网吧的堂哥,去腾讯、百度,约大概有工作变动的人吃饭喝咖啡,都没想来合伙的。

我目前相信,等到你努力到没有办法的时候,上天就会助你。

我偶然在一个微信群里遇见一个猎头。

一个月后有一天,他说,手里有一个人了,我就快点约了见面。

那个人就是大家目前的CTO张博。

6.商品必须要做到70分以上找到张博后,张博说商品不可以,但时间不可以在拖了,需要上线。

就硬着头皮上吧。

我去交通委员会演示,呼叫了两次,看了30秒没响,所有人都盯着看,它没响。

再后来,我再去我就带两个手机,什么响演示什么。

所以,商品必须要做到70分以上。

7.商品上线所有才只不过开始原以为商品上线是一个门槛,但上线只不过一个开始。

早期太苦了,大家不了解如何提升流量,连张博都一块想方法提升流量。

用了不少方法都没用途。

还是那句话,努力到没有办法,上天就会助你开一扇窗。

一个事情有不少面的。

我当时感觉,团购已经极少钱了,但今天大家的角逐程度比团购激烈100倍。

那时,大家遇见了一个比大家出钱更多的角逐对手。

他们第一个方案是在广播电台做了广告,第二招又租下了机场的摊位。

大家也找了各种资源,但还是要看钱。

我目前的感觉就是,你遇见如此的出手非常辣的对手,必须要想尽所有方法去赢。

后来,大家趋势想尽方法,考虑到各种细节去打拼。

8.有的事,你一辈子也不可以理解有的事情,你可能一辈子也不可以理解,但依旧要坚持和拼搏。

事情做没做成,就看有没用心。

大家有了司机后,订单的重压就变得更大。

对平台来讲非常重要的就是运营,是线上线下的平衡。

2012年北京的雪特别多,那个大雪的夜里,大家的订单一夜之间过了1000单。

后来大家开玩笑,说大家的市场部都变成了天气预报部了。

大家的运势是好的,但这类运势第一是大家在不停的努力,一直把事情做到了极致上。

平台类的打法,是双边买卖市场的模型。

其中的重点是低门槛,今天零门槛都没用了,大家还要去补贴用户。

下面,就看哪个能跑得快,然后把业务结果变成资本。

在A轮前,我都没见过投资人。

你要记住,投资人都是锦上添花的,没雪中送炭的。

你必须要等到公司做到了一个点了,再去找投资人。

我目前对创业人士的忠告就是:要飞速、有效的去试错,去找到效果最好的打法。

刚开始,最多先在一两个城市把我们的模式验证好,要把我们的最精锐的部队放进来验证整个打法。

但不少人都死在上面。

9.CEO的任务就是组建梦幻之队2000年,马云如何组建团队的?我40%的时间都用在了招聘上。

业务都是假的,团队才是真的。

没好的运营,没筹资,团队也是假的,所以大家的第一天条是:所有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第一,你要敢想。

招聘柳青的时候,我紧张,全方面的素质都好的人叫人紧张。

但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个人的需要。

迈出第一步是最难的。

10.创业是一条没尽头的路创业就像大海行船,船长是不可以弃船的,船沉了船长要跟着一块死,而企业的路大于人的一个寿命。

麦哲伦当年带了三艘穿出去,碰到了无数的困难。

人在没期望的时侯,是会疯狂的,假如大家天天都了解的了解自己要走哪条道路,就能达成一些事情。

这就是生活的修炼。

在这个年代,不创业是会后悔的。

11.天使要找有经验的人天使要找有经验的人,朋友的钱最好不要。

由于创业初期,一个错误公司就大概死掉。

从天使到A轮,非常重要的是验证我们的商业模式,在这之前,投资人是不会投你的。

好的投资人必然会对你说下一次见面的时间。

每次要有两个备选投资人,如此就能在自己也不了解值多少钱的时候,不会太亏。

A轮,我没想融不少,他们对公司是有帮助的,他们看过不少项目和行业,能给大家不少经验,但等到你的市场做起来后,你要敢于问他们:我要找最好的投资人,你有哪些能帮助我的。

每一次谈判,每个条约都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

不要心疼钱,要找到好的代理中介,这是值得的。

我刚开始只不过用80万做一个创业,因为过于同质化,因此历程了角逐、资本、政策的各种考验。

现在也一直在想着怎么样创造价值、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由于通过补贴留下的顾客,如何把价值创造的功课补上。

滴滴刚开始就期望通过机器做决策,机器有机会做出比人类更优的决策。

后来意识到云端的价值。

3、迎接第三次世界级浪潮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将来的交通会借用共享、新能源、自动化、通过云数据和智慧交通的AI技术去学习大家出行的规律、知道交通工具。

我觉得,交通和汽车范围将爆发第三次世界级浪潮,新能源、共享、智能等技术革新在将来十年会交汇,他还展望有生之年看到交通变成三维。

企业之间,最后比拼的是进化力。

滴滴期望推进新能源的进步,并在全球移动出行范围布局。

假如只看10年,交通范围将来有3个趋势:第一个是汽车共享。

人类会逐步意识到:我要的是出行,而不是要一辆汽车。

假如出行可以被稳定高效地解决,没必要每一个人拥有一辆车。

事实上,个人汽车的用法率只有5%,为了5%的时间有车开,需要付出100%的本钱拥有。

95%时间被闲置的汽车致使城市变成停车点,不少城市停车位比车卖的都贵,如此的城市不可能持续进步。

而几百年汽车工业的惯性非常大,广告商还在鼓励大伙买更多的车。

过去20年,大城市的机动车辆每年增加20%,但道路的增加只有1%,供需这么大的差异,肯定致使拥堵。

所以要进步共享汽车,大伙按需用,无需用的时候不必拥有。

汽车白天在城市里服务,晚上统一停到郊区去充电,城市里面很多的停车点可以变成绿地和学校。

在那些人口超密集、道路资源更紧张、公共交通相对更不发达的城市,共享汽车将更快变成现实,譬如说中国的不少城市,譬如说巴西。

而日本和欧洲很多城市倒是会慢一些。

第二个大趋势是新能源。

3-5年之内新能源汽车的综合用数目会超越传统燃油汽车。

全世界都在拟定计划,到十几、二十年后就不再允许销售燃油汽车、不允许再开传统燃油汽车。

过去大家在全世界开采石油煤炭,运输到每个地方,以后大家会建设几个超大的、基于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新能源发电中心,通过特高压互联网给全球输送便宜能源,大部分地方无需再建发电厂。

过去一两百年,对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的争夺塑造了当今世界和城市的形态,这会被新能源的世界规则所改变。

全国100万座加油站,以后或许会变成30万座充电站。

第三个就是无人驾驶和智能年代。

汽车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代大规模应用的AI机器人。

人这种动物并不非常合适开车,人类的靠谱视距大概只有两三百米,但激光雷达可以看到更远。

人类只能看到前面180的视角,看不到后面有车追尾,机器可以环顾360。

人类只能靠个体学习积累驾驶经验,用公里数换经验,但机器可以100万辆车共享一个大脑,去学习沉淀经验。

人类开车走复杂路段,是靠我们的经验扭方向盘,但机器可以学习舒马赫如何精确过弯。

人类操纵汽车是靠手感,是靠脚踩下去的感觉,机器人可以精准到毫米、微米,去控制机械。

机器也不会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所以,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机器驾驶的综合安全性会比人类高中一年级个量级。

高中一年级个数目级意味着什么呢?每年有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将来可能有27万人由于(机器的)安全驾驶而被拯救下来。

当然,机器人驾驶也会有一系列新的问题,譬如说不少新的伦理、交通规则。

但假如最后可以拯救27万人的生命,我感觉(转变)没什么可犹豫的。

无人驾驶是汽车的操作系统。

从手机和pc的经验看,全世界最后只能留下两套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iOS、Android。

 
关键词: 创业经验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中国加盟网 - 品牌创业加盟,创业加盟找项目,最新招商加盟项目,创业项目加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