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个技术活儿,不少初创企业的处境常常是开始不久就步履维艰,在达晨创投总裁肖冰看来,有12个创业陷阱不能不防。
戴尔摩斯常听肖冰说一句话非常莎士比亚的话成功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这类不幸归结起来,就是创业人士肯定必须要看重的12个陷阱。
陷阱1、步伐错了 筹资的步伐、研发的步伐与申报上市的步伐都大概出错。
资本市场好的时候,应该找准时机进行筹资,不要待价而沽,一句话要在天晴的时候修屋顶。
陷阱2、盲目学大公司 要学习企业小的时候怎么样管理和成长,而非成长为巨头时的管理方法。
陷阱3、急于多样化 对于急于多样化的企业来讲,聪明与勤奋的结果却可能是失败的。
企业家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现有些业务是不是安全?现有业务是不是做到行业第一?现有业务是不是还有上升空间? 陷阱4、撑死的比饿死的多 筹资成功后切记不要盲目扩张,譬如在人工、商品、产能、研发方面盲目扩张。
陷阱5、目的不切实质 试图挑战BAT的几乎都快去世了。
先努力活下去,再成为伟大企业。
陷阱6、商业模式复杂、不明确 考虑商业模式,第一应该回归知识、回归理性,尤其是初创企业。
陷阱7、企业家的性格特点问题 有的开创者过于强势或过于弱势;有的男士开创者有女人风韵,感情用事,情绪化;而有的开创者文人风韵太重,过于关注情怀。
这类可能都是问题。
陷阱8、对资本运作过于热衷 对于何时报材料、选中介、被并购、借壳、香港、美国、新三板、创业板、主板、中小板等资本运作的问题,开创者总是做出不适合的判断。
陷阱9、慎用杠杆 有的企业过于依靠银行贷款,甚至卷入高利贷、民间互保。
陷阱10、内乱 团队之间、股东之间闹分裂。
然而,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团结才是取得胜利的唯一秘籍。
陷阱十1、被降维打击,没应付能力或盲目跟风转型 在行业剧变前束手无策、被动挨打。
譬如,电子商务对线下途径的冲击、互联网+对很多商业模式的重构、传统制造业升级突围乏力等,都是不能不面对的变化。
陷阱十2、没准时调整转型 前面一条说的变化,正考验初创企业转型的能力,但不少企业总是优柔寡断,错过了调整的最好机会。
所以,陷阱有不少,但真相只有一个: 不知死,焉知生。
成功学的书本和故事太多,或许从失败中学习也是一个路径,但创业人士还是尽可能少交学费,提升创业成功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