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稍后再讲一级市场的投资,先来看几个 2016 年里有趣的数字。
1)人民币汇率与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过去一年里上涨了近一倍,其中买卖绝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假如你对比人民币汇率的话,就会发现比特币的走势与USD兑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基本一样。
比特币已经从去中心化的自由货币的象征,变成了国人资产保值的方法。
假如人民币汇率继续下行,比特币的价格在 2017 年非常或许会再创历史新高。
(友情提示:炒比特币有风险,三年前我炒了下,大起大落,感觉非常酸爽,经验非常珍贵。
。
。
)2)AI与英伟达英伟达生产的 GPU 是所有AI商品的底层基础,过去一年里其股价上涨了三倍。
AI的定义有多火,英伟达的股票就有多火。
3)共享单车与中路股份中路股份是上海永久自行车的控股方,其投资的优拜单车 12 月宣布明年首批投放 7 万量自行车,全部由中路供给。
受共享单车定义影响,中路的股价六天上涨 40%。
(一级市场的小伙伴们,大伙了解中路背后是永久吧,了解中路投了优拜吧,了解共享单车要大规模洒车吧,快跟着 42章经 一块问问自己:我当初如何就没想到要买中路的股票呢?!)所以你看,无论是宏观经济、虚拟货币、还是一二级市场,都用一种奇妙的方法联动着。
而且我愈加发现:
1)在一级市场被炒火的定义,反而在二级市场更容易赚到钱。
2)等二级市场的赚钱效应过去了(几周到几个月),这个定义在一级市场非常可能也就过去了。
3)真的能成功的一级市场项目,还是要能自己带动风口的,而不是等风口出来将来再去追。
(所以,人工智能 这个事情目前。
。
。
)那样,让大家转折很生硬且不自然的,再说回一级市场。
在我理解中,2016 年是互联网+平台机会的瓶颈期。
如大伙所讲的,基本上半年是直播平台,下半年是共享单车(短途出行平台),再之后无人了解还有哪些平台级机会可以投。
其他范围诸如 人工智能、消费升级、金融等也都还没过于亮眼的新公司跑出来。
在心疼程维 | 42章经 WEEKLY这篇文章中(我标题党,我有罪),我讲了上边这张图,简单来讲就是,当一个新的硬件平台出现后,最大的机会是扎根于其上的平台级应用(譬如 Facebook 或 微信),第二是各类主应用或者也算是交易网站(譬如 美团 或 滴滴等),最后是各种垂直的细分范围。
在我看来,2017 年大家已经到了垂直细分范围的阶段,早期的平台型投资机会已经很少了。
而在我眼中的将来 | 42章经 WEEKLY这篇文章中,我详细讲解了为何说视频范围是将来三年内可见的很大的一个机会,也讲了为何我并非那样看好 人工智能 在早期创投市场里的机会。
所以 2017 年早期的一级市场该投什么呢?我照着上文的思路来抛砖引玉一下。
第一,假如可能的话,当然还是要注意大的平台级的机会。
譬如对于社交这个事情,我看了不少年,历程了绝望期之后,目前反而感觉可能又会有机会,一些基于视频的革新玩法,或基于数据和 人工智能 的更多匹配玩法等都是新的机会。
譬如美国目前有一款叫做 HouseParty 的商品,做一二度关系的视频群聊应用,类似的方向我感觉国内也有机会。
但不能否认,大多范围的平台都已经跑出来(要么已经是一家独大,譬如滴滴,要么是还在巨头相争,譬如 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譬如 京东、淘宝,譬如 优土、爱奇艺、搜狐、腾讯,等等)。
那样平台搭好的下一步就是为平台输送内容。
对于微信来讲,公号是内容;对于爱奇艺来讲,剧是内容;对于熊猫TV 来讲,网红主播是内容;对于京东来讲,消费品是内容;对于小米来讲,智能家居是内容所以,平台之后,就是要投这个广义上的内容。
而投内容我感觉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纯的投某一个独立的内容,譬如某个消费品牌或餐饮品牌等,还有一种是投中间层,也就是经纪人的定义。
对于经纪人来讲,一边是几个大的平台,另一边是很多的或大或小的内容供给方,而经纪人可以在中间集合优质内容来一家独大,和平台对话。
当然,最肤浅的经纪人可能只拥有牵线的能力,稍微深层一些的会拥有批量创造或运营头部内容的能力。
譬如对于直播平台来讲就是网络红人制造,对于消费品市场来讲可能就会涉及到Supply chain服务能力,等等。
而且,平台本身的壁垒越低,多个平台的角逐越激烈,头部内容的话语权就越高。
假如有一个公司可以拥有垄断头部内容的能力,也就拥有了和平台博弈的能力,也就越有投资价值。
譬如直播平台网红主播的天价转会就给网红主播经纪公司带来非常不错的机会,而芒果TV就完全是由于有了头部内容而再造了一个平台的最好的极端案例。
最后,对于创业与投资来讲,我目前觉得:
1)要大成需要可以适应大势,最好是学会增量和红利。
2)实打实的创造价值、满足需要才有意义。
而需要不会被创造,只能被重塑。
3)壁垒、稀缺资源、核心竞争优势等等词本质都是一回事,也是需要想了解、说明白得非常重要的事。
有了这件事,创造的价值才有持久的意义。
技术是最难却可以带来最大回报的壁垒(谷歌),互联网效应是超好看的壁垒(Facebook),规模效应是最累最身不由己的壁垒(Amazon),IP是最需要假以时日的壁垒(Disney),途径是最易被忽略的壁垒(小米生态链公司),数据是最新的类互联网效应的壁垒(蚂蚁金服),人本身是最很难名状的壁垒,其他大多是自欺欺人的壁垒。
4)对人的需要,需要在一个高标准之上,不可以凑合。
5)永远有运势好到可以不讲道理的人,但这并不影响道理本身的正确性,也不可以因此废弃正在坚持的道理。
(Again,不仅仅是创投这样,生活所有都是这样。
)2016 年,再见。
2017 年,祝大伙發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