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商品需要比任何事都要紧,胜过商品功能,团队建设,设计和定价。
假如商品没需要,那哪个也不会用,还会花费你的时间和资金,让所有付诸东流。
在你投钱找人前,你应该了解以下这类。
1. 写下问题,而不是特定的解决方法 你要了解写下自己或别的人常常遇见的问题,记住是要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是解决方法,这是后面的事。
问题要进行简单陈述,像下面如此: 1)一旦买家离开饭店,就非常难继续提供服务 2)在买家确定前,非常难了解他们的真的行动 3)为社交媒体设计专业水平的图像几乎不可能 有了想法后,要精炼问题,直到你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
2. 确定是不是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找到问题非常简单,但真的有价值的是第一级问题,即你想解决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潜在的用户会面临的非常重要三个问题之一。
假如说你的目的用户是小企业的CEO,那前五个问题可能是如此: 1)有更多销售量 2) 让推广更有效率(聘用推广主管) 3) 外包薪资及福利任务 4) 扩大商品各类 5) 更好的社交媒体揭秘和广告投入 假如你想发布一个社交媒体工具,你会发现对CEO们来讲,它并非第一级(前三)问题,而是排第五。
他们会想先解决前三个问题,所以即便你有最好的商品,也吸引不到他们。
假如你不可以解决非常重要的问题,用户不会为你花时间和资金。
这可能是创业人士最易忽视的问题,他们一直认为我们的商品非常出色,感觉一旦用户用了,就会了解它的好。
但用户并不会用。
那怎么样了解我们的问题是不是是第一级问题呢?第一你要了解哪个会买我们的商品,描述一下可能的用户群体,譬如如此: 1) 公司规模:
100到500人 2) 职位:CEO或推广副总裁 3) 地址:北美 4) 行业:零售,科技和酒店 然后你要找到20到50个满足这类条件的潜在用户,譬如到linkedIn上面找人脉,然后以写邮件等方法询问他们是不是想助你做个调查。
在写邮件中应该注意什么时间:内容简短,主题明确,不要浪费他们的时间;约定具体的谈话时间和日期;联系多于目的人数三倍的人,假如你想找20个人,那就要联系60个,由于多数人可能不会回复。
在找到20个可以交流你想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后,你要先列出至少10个想问的问题,让谈话变得有目的性有帮助,确认以下状况: 1) 他们确实遇见了你想的问题 2) 问题的影响有多大,即是否第一级问题 3) 他们怎么办目前的问题 4) 是不是想为解决方法付费 在大约与5个人谈话后,你或许会开始了解自己要解决的是否一个要紧问题了。
3. 评估现有解决方法 在与数十个人交流后,你非常可能知道了他们现在的解决方法。
他们可能谈到具体的商品和公司,或者怎么样外包这类策略。
在深挖这个问题时,不要问 你目前用什么商品解决这个问题,由于他们可能并非用某个特定的商品。
你应该问你怎么样处置问题的,他们可能说出一个商品,也会举出解决问题的一 系列工具或过程。
一般而言,你想解决的问题可能有其它公司在关注了。
假如至少有一家角逐公司做得还很好,这说明你瞄准的是一个较大的市场。
假如没其它公司在解决同样的问题,那你可能应该注意了。
多数状况下,这意味着你的目的市场太小,或想解决的问题太具体,用户太少。
4. 找到现有策略中的痛点 无论与你交流的人是不是在用现有商品,你都要找到现有解决方法中的痛点。
假如他们在用某一商品,你要弄了解他们觉得的缺点是什么?有哪些缺失? 还需要什么才能解决问题?你商品中80%的功能要达到相同种类商品的水平,但另外的20%要做到最好,独一无二。
当用户把你的商品与其它相比较时,他们会了解 你商品的优点在哪。
假如他们没在用某个商品,那要知道他们为知道决问题做了哪些。
是用了一组工具?还是多聘用了2个人来解决问题?在知道这一问题中,你会发现其中的痛点。
5. 确认用户是不是有预算 假如你的目的市场已经有角逐者存在,可以参考他们的情况,譬如他们的进步速度怎么样?用户数多少?筹资情况?从中你会发现怎么样让公司进步。
多数状况下,你会发现对手不只有好的商品,还有付成本用户。
这说明有人会为需要的商品付费,用户有预算。
你还可以找一些潜在有用户交流,知道他们对定价的怎么看。
你不需要知道他们具体的心理价格,仅需了解他们付费解决问题的刚开始反应。
譬如你可以问,假如大家能解决你提到的问题,你对商品定价有哪些怎么看? 你得到的回答可能如下: 1)他们直接说想付多少钱 2) 说个中间数,并非非常明确 3) 表示并不想付费 假如他们表示不想付费,或对价格的说法非常模糊,你还可以深入询问:为何不愿付费?预算问题?并喜欢初创公司?这个问题是不是那样要紧?心情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他们说想付费,也不意味着等你商品出来后他们就会这么做。
但无论怎么样,这是个好的开始,至少说明想法还很好。
6. 让访谈用户概念商品路线 假设你已经找到了需要解决,并有人为之付费的问题,那你可能已经有了前数十位用户。
在之前的交流过程中,你已经与一些用户交流了商品功能,设计等内容,最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非常可能变成你的第一批付成本户。
这个时候你就有了一个简短的反馈循环,让他们助你改进商品,而且你没付一分钱就得到了用户。
最后一步 从目前开始,你可以像其它公司一样,规划商品,迅速塑造原型了。
但在写代码,聘用设计师之前,通过一些简单的步骤,你已经能确定我们的想法是不是有机会让自己打造一个能产生收益的公司了。
目前科技行业的门槛非常低,制造商品也变得简单。
但商品并不可以收获一家公司。
公司由遇见问题,并想付费解决的买家构成。
不要指望自己成为下一个独角兽,更明智的做法是解决问题,尤其是商业问题,这会让我们的商品更容易销售。